李白为吹捧杨贵妃,竟然为她写下一首28字的肉麻情诗,开篇两句人人会背。
李白生于701年,五岁开蒙学习,十岁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,十五岁就开始游历大好河山,写出许多人人称赞的好诗。在旅游的过程中,李白不仅看遍了绿水青山,还见识到百姓们的贫苦生活,为了给百姓谋福利,他把仗剑走天涯的志向转换为入朝当官。
(资料图片)
不过李白年少时有打架斗殴的前科,不能走正常的科举之路,所以他就换了个思路,想借自己的文采,换取入仕的机会。
他曾经给安州长史裴宽写信自荐,在信中说:我受到诬陷,沦落成社会的底层人物,希望您发发善心,给我一个机会。如果您能用我,我就效仿荆轲,为您肝脑涂地。如果您不用我,我只能跪下给您磕两个头,再去别的地方问问。整篇自荐信读下来,丝毫不见李白年少时的意气风发。
好在李白的诗也没有白写,他通过四处献诗表忠心的方法,获得了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青睐。玉真公主可是唐玄宗的亲妹妹,有她介绍,自然能得到唐玄宗的重视。颇有威望的贺知章也为李白说好话,唐玄宗在两人的夸赞下,读了李白的诗歌。读完诗歌后,唐玄宗对李白大为赏识,便给了他一个职位。
李白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宴会、郊游的时候,奉命写诗。李白入职的第二年,唐玄宗跟杨贵妃一起在兴庆宫的沉香亭里赏牡丹,唐玄宗一时兴起就喊李白来为自己的爱妃作诗。李白看着眼前的美景和美人,高声说道“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”,这首诗就是《清平调》。
杨贵妃听后高兴得不行,亲自为李白斟酒以表谢意,唐玄宗也奖赏了李白。
他们高兴了,李白却不快乐,他本以为入朝做官能为百姓造福,谁知道成天像小丑一样为宴会增添乐趣。后来李白因为态度不好,被唐玄宗削了官。他又恢复了往日的孤傲豪爽,每日吟咏,对自己之前低三下四地去侍奉权贵表示不屑。
不过话说回来,李白离开后,唐玄宗的奢靡生活也没过多久,还亲自赐死了他的爱妃杨玉环。
对于这桩事,《枕上诗书》是这么解释的:
安禄山起兵叛乱,剑指长安。眼看长安城不能久留,君王就带着爱妃开启了逃亡之路。马车中,杨玉环还在规划着她和唐玄宗的未来,根本料想不到自己已经没有未来了。因为在护送唐玄宗的途中,官员们心里憋屈,就把气撒到了杨玉环兄妹身上。
以陈玄礼为首的官兵,不仅杀死了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,还说杨玉环是国之祸水,逼着唐玄宗赐死杨玉环。
杨玉环怎么也不相信,往日和她卿卿我我的男人会下狠手。可唐玄宗为了安抚大臣们,还是听从了陈玄礼的建议,赐给了杨玉环一条白绫。
最后,杨玉环自缢在佛堂的梨树下,芳魂永逝。
李白为杨玉环所作的《清平调》就收录在《枕上诗书》中。作者从诗歌的意境出发,用优美的语言,阐述了李白为杨玉环写诗的经过,杨玉环香消玉殒这段故事,书中也有涉及。
书中除了李白,还讲到很多人物。既有前途未卜,为虞姬失神的项羽;有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荆轲;还有收取关山五十州的铁血男儿,每一个人物都有他们独特的魅力。
《枕上诗书》中的每一首诗词,都选自《中国诗词大会》,句句都是经典,无论是写作还是聊天,如果能引用一两句,都可以锦上添花。
这本书里不仅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歌赋,还有诗歌背后的故事解析。在作者笔下,诗人和诗中的人物都充满了灵魂,一颦一笑仿佛就在眼前,如果在闲暇时间读上一两段,既品读了古诗,又解读了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,也是不错的消遣。
现在点击下方看一看,就能把《枕上诗书》带回家,自己读能够增长知识,陶冶情操,送人也不落俗套。
Copyright 2015-2022 太平洋健康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22016495号-17 联系邮箱:93 96 74 66 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