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健康速递 >

【世界播资讯】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_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

日期:2023-04-22 19:53:19 来源:互联网
分享到:

1、意思:子贡问道:“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‘文’的谥号呢?”孔子说:“他聪敏勤勉而好学,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,所以给他谥号叫‘文’。

2、”分析:孔子在回答子贡提问时讲到“不耻下问”的问题。

3、这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。


(资料图)

4、“敏而好学”,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。

5、“不耻下问”,就是不仅听老师、长辈的教导,向老师、长辈求教,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,而不以这样做为可耻。

6、孔子“不耻下问”的表现:一是就近学习自己的学生们,即边教边学,这在《论语》书中有多处记载。

7、二是学于百姓,在他看来,群众中可以学的东西很多,这同样可从《论语》书中找到许多根据。

8、他提倡的“不耻下问”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9、出处:《论语·公冶长》是《论语》中的第五篇,此篇有28章,以谈论仁德为主线,本篇章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。

10、《论语》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,至汉代成书。

11、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,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,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。

12、以语录体为主,叙事体为辅,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、伦理思想、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。

13、与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孟子》并称“四书”,与《诗经》《尚书》《礼记》《周易》《春秋》等“五经”,总称“四书五经”。

14、全书共20篇、492章,首创 “语录体” 。

15、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。

16、孔子(公元前551年9月28日―公元前479年4月11日) ,子姓,孔氏,名丘,字仲尼,鲁国陬邑人(今山东曲阜),祖籍宋国栗邑(今河南夏邑),[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、大教育家。

17、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,是儒家学派创始人。

18、孔子曾受业于老子,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,晚年修订六经,即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《易》《春秋》。

19、相传他有弟子三千,其中七十二贤人。

20、孔子去世后,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,整理编成儒家经典《论语》。

21、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“天纵之圣”、“天之木铎”,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,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、至圣、至圣先师、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、万世师表。

22、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,孔子被列为“世界十大文化名人”之首。

23、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(非儒学),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,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、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“大祀”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太平洋健康网版权所有   备案号:豫ICP备2022016495号-17   联系邮箱:93 96 74 66 9@qq.com